历史上有太多被误解和冤屈的人物,蒙古帝国开国大汗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就是其中之一。
他一生背负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屈辱,整整四十五年,他忍气吞声,最终郁郁而终。
可二十年后,他的儿子拔都站了出来,用行动一点点替父亲清理那些年积下的屈辱。术赤究竟经历了怎样的耻辱?拔都又是如何将这场“家仇”一一雪清?
术赤的身世之谜
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,生于1179年左右,正赶上蒙古草原最动荡的时期。他的出生就带着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谜团。
展开剩余92%术赤的母亲孛儿帖被蔑儿乞部族掳走长达九个月,当她被成吉思汗救回后不久,术赤就出生了。这个尴尬的时间点给术赤带来了一生的阴影。
草原上的人们开始私下议论,这个孩子到底是成吉思汗的亲生骨肉,还是孛儿帖被掳期间与蔑儿乞人所生?
虽然成吉思汗公开承认术赤是自己的儿子,但草原上的流言蜚语从未停止。
术赤骑射技术精湛,战略眼光独到,在多次征战中表现出色。
按照蒙古人的传统,长子通常会继承父亲的大部分财产和权力。但成吉思汗对术赤的态度却十分微妙,表面上尊重和重用,内心却始终存有疑虑。
1209年的忽里台大会,本是蒙古各部落领袖共同商议国家大事的重要会议,却变成了术赤人生的转折点。
他的二弟察合台公开在众人面前质疑术赤的血统,当着所有蒙古贵族的面称他为"蔑儿乞野种"。
成吉思汗虽然出面调停了这场争端,却没有严厉惩罚察合台,更没有明确表态支持术赤的继承权。
这种态度等于变相承认了对术赤身世的怀疑。术赤的地位从此岌岌可危,他的继承权被悄悄剥夺,逐渐被排挤到权力中心之外。
战场上的悲剧
1211年术赤征讨乃蛮部战役开始。乃蛮部是蒙古高原上的一个强大部落,与成吉思汗的关系一直紧张。
术赤率领蒙古铁骑,采用巧妙的包围战术,仅用三天时间就击溃了乃蛮部的主力军队,迫使其首领投降。
这场胜利本应为术赤赢得荣誉和父亲的信任,但现实却是残酷的。成吉思汗在战后的庆功宴上,对窝阔台和拖雷的表扬远远超过了对术赤的肯定。
甚至有传言说,成吉思汗私下里评价术赤的战术"过于冒险",质疑他是否有能力统领全军。
更糟的是,察合台借机在军中散布谣言,暗示术赤在战场上故意冒险是为了表现自己,不顾士兵的安全。
这些不实之词让术赤在军中的威信受到了损害,许多将领开始对他保持距离。
1219年,蒙古帝国开始了对花剌子模的西征。这是蒙古帝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远征,成吉思汗亲自率领四个军团出击。
按理说,作为长子的术赤应该被委以重任,但成吉思汗却将主力军团交给了察合台和窝阔台指挥,只给术赤分配了一支规模较小的部队,负责西线的次要战场。
在攻打乌尔根奇城时,术赤和察合台的矛盾公开化。
术赤主张和平谈判,希望通过招降的方式减少伤亡;而察合台则坚持强攻,两人争执不下,导致军队内部出现分裂。
最终成吉思汗不得不指派窝阔台前来调停,这进一步伤害了术赤的自尊心。
被发配边疆
西征结束后,成吉思汗开始着手划分汗国疆域,为子孙后代分封领地。
作为长子,术赤理应获得最好的封地,但现实却是他被分封到了最偏远的钦察草原。
这片位于帝国西北边陲的广袤草原,远离蒙古权力中心,气候恶劣,部落混杂,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流放。
钦察草原位于现今的俄罗斯南部和哈萨克斯坦一带,与蒙古本土之间有着数千公里的距离。术赤带着家人和亲信部队,踏上了这条艰难的迁徙之路。
到达钦察草原后,术赤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是如何安顿部队和家人。这里的气候比蒙古本土更为严酷,冬季漫长而寒冷,夏季又炎热干燥。
当地的钦察人、阿兰人等部落对蒙古人充满敌意,时常发动袭击。术赤不得不一边防御外敌,一边建立自己的统治体系。
令人惊讶的是,术赤在这片荒凉之地找到了新的生活目标。他开始学习当地民族的语言和习俗,尊重各部落的传统,采取相对温和的统治政策。
他减轻了当地居民的税收负担,允许各部落保留一定的自治权,甚至吸收了一些当地精英加入他的统治集团。
这种包容的政策赢得了当地人的尊重,钦察地区逐渐稳定下来。
术赤开始在这片土地上建立自己的王国,修建城市,发展贸易,组建强大的军队。
他的汗国虽然位置偏远,但因为横跨欧亚,控制着重要的贸易路线,经济实力逐渐增强。
1223年到1225年间,成吉思汗多次派使者召唤术赤回到蒙古参加军事会议,但术赤以身体不适为由拒绝了。
有传言说,术赤已经决定与父亲彻底决裂,准备在钦察草原上建立独立的汗国。
成吉思汗得知这一消息后大为震怒,据说曾下令发兵讨伐术赤,但还未等军队出发,1227年传来了术赤病逝的消息。
拔都为父复仇
术赤去世后,他的长子拔都继承了钦察汗国的统治权。
拔都从小就亲眼目睹父亲遭受的不公正待遇,他继承了父亲的军事才能,同时更加果断狠辣,在政治手腕上更胜一筹。
拔都接手钦察汗国时,一方面,他需要巩固自己在当地的统治;另一方面,他还需要处理与蒙古中央政权的复杂关系。
此时的蒙古帝国由窝阔台担任大汗,察合台依然对术赤一系怀有敌意。
拔都采取了两手策略:对内强化军事建设,训练出一支精锐的骑兵部队;对外则表现出对大汗的忠诚,积极参与帝国事务。
他知道,只有拥有强大的实力,才能真正赢得尊重,为父亲洗刷屈辱。
1235年,窝阔台召开忽里台大会,决定发动第二次西征,目标是征服欧洲。出人意料的是,窝阔台任命拔都为此次远征的统帅。
拔都接受了这个任务,并将其视为证明自己和为父正名的绝佳机会。1236年,拔都率领约15万蒙古大军开始了对欧洲的征服。
这支军队中包括了蒙古帝国各个汗国的精锐部队,其中也有察合台和窝阔台派来的将领,他们暗中监视着拔都的一举一动。
1236年到1240年间,蒙古军队横扫了东欧平原,征服了基辅罗斯、波兰、匈牙利等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拔都采用的闪电战术和分进合击的战略,让欧洲各国来不及组织有效的抵抗。
特别是在利卡河和沃尔斯塔特的战役中,拔都彻底击溃了欧洲联军。
这些辉煌的胜利不仅扩大了蒙古帝国的疆域,也大大提升了拔都的声望和地位。
他控制的领土从黑海一直延伸到波罗的海,成为蒙古帝国最大的汗国之一。
更重要的是,这些胜利粉碎了那些质疑术赤血统的谣言——如果术赤真的不是成吉思汗的血脉,他的儿子怎么可能拥有如此出色的军事才能?
一代王者的政治智慧
1241年,正当拔都准备继续西进,征服整个欧洲时,一个消息改变了历史的走向:大汗窝阔台突然去世。
按照蒙古帝国的传统,汗位继承需要通过忽里台大会选举产生,所有重要成员都需要返回蒙古参加。拔都不得不暂停西征,将注意力转向帝国内部的权力争夺。
拔都明白,这是一个改变自己和术赤一系命运的关键时刻。
他没有立即返回蒙古,而是在伏尔加河畔建立了自己的首都萨莱,开始组建独立的政治和军事体系。这座以金色帐篷为标志的城市,成为了"金帐汗国"的发源地。
金帐汗国的建立标志着拔都开始走上独立的道路。他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行政体系,任命官员,铸造货币,制定法律。
同时,他也没有完全与蒙古中央政权决裂,而是保持着微妙的平衡,名义上仍然臣服于大汗。
在蒙古本土,窝阔台的妻子乃马真后临时掌权,力主让自己的儿子贵由继承大汗之位。拔都对此表示反对,但没有直接干预。
他选择了一种更为巧妙的方式:控制通往蒙古的道路,阻止那些支持贵由的贵族前往忽里台大会。这一策略大大削弱了贵由的支持力量。
尽管如此,1246年贵由还是成功登上了大汗宝座。他对拔都的不满显而易见,立即开始削减金帐汗国的权力,甚至有传言说他计划发兵讨伐拔都。
但就在贵由率军西行,准备与拔都对抗时,他在1248年突然暴毙,死因至今成谜。有人怀疑是拔都派人暗杀了贵由,但这个说法没有确凿证据。
贵由死后,蒙古帝国再次陷入权力真空。这次,拔都选择支持自己的表兄弟蒙哥登上大汗宝座。
蒙哥是拖雷的儿子,与术赤家族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。在拔都的支持下,蒙哥成功当选为新的大汗。
1250年,在阿剌豁马黑忽里勒台大会上,拔都已经拥有了足以决定蒙古帝国走向的影响力。他完全可以自己登上大汗宝座,但他选择了继续支持蒙哥。
这一选择显示了拔都的政治智慧:他知道自己作为"血统可疑"的术赤之子,即使当上大汗也会面临巨大的质疑和挑战。
相反,通过支持蒙哥,他可以在保持金帐汗国独立的同时,间接控制整个蒙古帝国的走向。
1255年,拔都病逝,但他建立的金帐汗国依然强大,并在后来的几百年里成为欧亚大陆上最具影响力的政治实体之一。
拔都用自己的成就,为父亲术赤赢得了蒙古帝国历史上无可争议的地位,彻底洗刷了那个关于"蔑儿乞野种"的屈辱。
《——【·结语·】——》术赤和拔都的故事告诉我们,命运再坎坷,血统再受质疑,终究抵不过实力的证明。
术赤虽然一生饱受屈辱,但他的儿子拔都通过建立强大的金帐汗国,用铁与血为父亲赢得了尊严。
术赤和拔都的父子传奇配资网官网入口,是蒙古帝国历史上最动人的篇章之一!
参考资料: 《蒙古帝国史》(莫尔根·史密斯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18) 《金帐汗国的兴衰》(阿列克谢·波波夫,上海三联书店,2019) 《草原帝国:成吉思汗家族的统治与继承》(王小甫,中华书局,2020)发布于:河南省保利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